随着 CPU、内存、固态等价格纷纷下跌,以及矿潮也逐渐接近尾声,电脑 DIY 界也终于开始复苏。
下个月也有重要的剁手节,也有不少朋友给我说准备下个月换电脑,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蠢蠢欲动呢?
诶,先稳住,虽然AMD 锐龙5000系与 Intel 11 代酷睿都降价不少,但两家新的大杀器马上就要上市了,等等始终不亏。
发布时间
但遗憾的是,定位更低的 i5-12400、i3-12100 (如果是这样命名的话) 等不带 K (锁倍频)的型号及对应的芯片组(H670、B660、H610)可能要等到明年1月的 CES 了。
大小核设计
其中大核可以看作是目前普通的核心,而小核则是频率更低、性能功耗也更低且不支持超线程的核心。
于是就有了 16核24线程 的 i9-12900K 。
这个大小核和手机 SOC 的大小核的设计一样,大核高性能、小核低功耗,这样整体性能也有了,功耗也不至于爆炸。
将一部分核心替换为功耗温度更低的小核,用来给大核喊加油。
但这也是首次用到主流桌面PC 上,具体表现是否如预想的一样顺利还不清楚。
性能
从跑分来看,i9-12900K 多核基本持平16核32 线程的5950X、单核(大核)性能暴打目前所有已发布的 CPU 。
核心频率有无提升?
目前得到的信息是大核睿频 5.1 GHz,烤机大核全核心4.9 、小核 3.7 Ghz。
来源 HXL@9550pro
CPU-Z 及 CineBench R20 跑分数据:
单核方面略微领先目前非 PBO 下的 5600X,甚至 5900X 。
要是按老惯例板 U 套降到1千多点,2000+ 上车 5600X 的朋友请先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。
DDR5
比如某硕在 EEC 上注册的产品信息如下:
而 H670、B660 也是同样做法,H610 则只支持 DDR 4 ,当然不排除某些特殊产物(自古妖擎出华板)。
这就需要摸着钱包好好考虑,是一部到位呢还是先用便宜的 DDR 4 呢?
但由于 DDR 5 逆天(高)的时序,延迟就高太多了。
总结
选 Intel 还是 AMD 慢慢考虑,我先去解决首要大事了。